第rb06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城区人民法院:

“人大代表+法院”联动机制 解“法结”更化“心结”

本报讯(记者 苗欣)“本以为这么久过去了,这笔钱肯定要不回来了。没想到在人大代表和法官的努力下,我竟然拿回了钱,真是太感谢了!”当事人陈某握着人大代表和承办法官的手,激动地说。在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新城区人民法院依托“人大代表+法院”机制成功调解纠纷,被告承诺分期还清借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

据了解,因资金周转需要,王某、张某从陈某处借款6.2万元,并约定到期还款。然而借款到期后,王某、张某以各种理由拒绝还清借款。多次商讨无果后,陈某将王某、张某诉至新城区人民法院,要求二人还清借款。庭审中,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各执一词,原告陈某指责被告王某、张某失信;被告王某、张某则辩称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力偿还,案件一时陷入僵局,承办法官宣布择期判决。

考虑到被告经济情况,若直接判决可能会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执行困难,为高效化解矛盾,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承办法官决定通过“人大代表+法院”联动解纷机制,由新城区人大代表、民事审判法官、新城区法耀经济调解中心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王某、张某向原告陈某表达歉意,并承诺将分期还清借款6.2万元,双方握手言和,这起持续已久的借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人大代表+法院”联动解纷机制的生动实践,该机制充分结合并发挥人大代表特有优势和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优势,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的有力动能,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多元的纠纷解决渠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下一步,新城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人大代表+法院”联动解纷机制建设,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拓宽多元解纷渠道,以司法力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