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10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反刍和休息行为与奶牛福利

反刍行为和休息行为也是奶牛行为中的重要部分,能直接影响奶牛的消化、吸收、健康和生产性能。在饲养奶牛时,饲养者通过观察奶牛的反刍行为和休息行为,便于科学饲喂奶牛,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可以提高奶牛的福利。

反刍是所有反刍动物共有的行为特征,奶牛的反刍包括逆呕、再咀嚼、再混入唾液、再吞咽等四个步骤,据报道奶牛采食饲料后第一次反刍来临时间为1—2小时之间,第一次反刍持续的时间为30—50分钟,再咀嚼次数50—70回/次。同时,奶牛在夜间反刍的时候比较多,60%—80%的反刍时间是在伏卧休息的时候进行,当湿度高的时候伏卧休息的时间短,立位的时候反刍的比率就会增高。

奶牛的反刍频率和时间受年龄、牧草质量和日粮类型影响。当采食粗劣牧草时,会增加反刍次数和时间,若日粮精料比例高,则减少反刍次数和时间。青草期的优质牧草可延长反刍周期持续时间,减少反刍周期次数,缩短了每个食团的咀嚼时间,减少了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枯草期的粗劣牧草则缩短了反刍周期持续时间,增加了反刍周期次数,延长了每个食团的咀嚼时间,增加了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

反刍有利于奶牛把饲料嚼碎,增加唾液的分泌量,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同时还可提高瘤胃氮循环的效率。任何引起疼痛的因素、饥饿、母性忧虑或疾病都能影响反刍活动。因此,在饲养奶牛时,饲养员要时刻关注奶牛的反刍行为的异常变化,以便改进奶牛的福利。

奶牛休息时间的长短与反刍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在伏卧休息时,奶牛会进行反刍。根据资料所示奶牛一天的伏卧时间为9—12小时,在休息时间中,伏卧休息的比率冬天为83%,夏天为67%。一般情况下,奶牛伏卧起立到立位时,或者立位到移动时,可以见到排粪行为。天冷、风速强的时候休息的时间短,奶牛在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的时候有逃避行为,多数是伏卧率为零,大部分是立位休息。当温度高的时候奶牛伏卧率低,温度低的时候伏卧率就会相当的高。

奶牛休息易受环境气候的影响。据报道夏季观察期间奶牛的卧息时间、饮水次数显著高于秋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奶牛的卧息时间和饮水次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奶牛为了避免因运动而产生过多的体热,在行为上采取了原地卧息的方式来减少热应激的危害,同时,为了及时补充经皮肤表面流失的水分,奶牛增加了饮水次数,从而导致了夏季观察期间奶牛的排粪和排尿次数显著高于秋季;而秋季观察期间奶牛的站立时间显著高于夏季。

为了提高奶牛的福利,在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时,让奶牛呆在舍内休息;当夏季外界温度高时,给奶牛提供一些通风好的、有遮阴的地方,便于奶牛休息。在奶牛饲养管理中,提供优质牧草,及时饲喂奶牛,减少空槽时间,保证其有充分的休息和反刍时间,在奶牛休息反刍时,尽量不要受到打扰,否则会立刻停止反刍。给奶牛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给奶牛播放一些轻音乐,尽量排除可以伤害奶牛的因素,提高奶牛福利,从而促进奶牛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

(奶牛健康养殖)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