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10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挤奶设备的清洗要素及标准化清洗流程

□刘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挤奶设备是获取牛奶的重要环节,所以挤奶设备的清洗状况对牛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奶牛场需要长期保持挤奶设备清洗的稳定性。通过对清洗要素和标准流程的了解,确保清洗过程的稳定,同时加强对清洗过程中的监控,才能确保牛奶安全生产。

一、清洗四要素

1、时间:清洗时间对清洗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如清洗时间太短,清洗剂化学作用时间不充分,无法彻底溶解管内脂肪和其他物质沉积物,达不到彻底清洗的效果。如清洗时间太长,清洗温度下降太多,增加脂肪和其他物质再沉积附着到挤奶设备的内壁,也达不到清洗的效果。

2、温度:清洗液在挤奶设备的管道内对温度是有要求的,不同清洗步骤所需要的温度也不相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清洗液的作用。温度过高会使奶中蛋白质变性从而形成坚硬奶石,不易被清洗。清洗液的温度过低时,奶中的脂肪残留物会凝固并且附着到挤奶设备的内壁。

3、机械力——浪涌:在各要素中机械力是十分关键的,机械力主要作用于主奶管路和挤奶杯组的清洗。主奶管路机械力主要通过在清洗过程中在主奶管路形成浪涌,从而起到冲洗主奶管路的作用,挤奶设备清洗的机械力应当满足水流通过挤奶杯组时流速超过3升/分钟以上,达到5升/分钟最佳,浪涌频率为3—5次/分钟。

4、清洗剂:清洗挤奶设备时不可以使用强酸强碱等工业级化学试剂,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清洗挤奶设备会加速设备老化,清洗剂的残留物还将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清洗剂需选取优质、安全、有效的清洗剂,使其在冲洗的过程中让奶渍松动并悬浮起来易于清除。

二、标准化清洗流程

1、预冲洗:预冲洗要求清洗水温35℃—43℃,且须在挤奶结束后10分钟之内进行。如果不立即清洗,牛奶会很快凝结,使清洗难度加大。预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98%的水溶物和对管道内壁进行预热。预冲洗在整个清洗过程中用水量最大,同时其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当排水管排出的水接近清水的时候,此时可以停止加水,标志着预冲洗步骤的完成。因挤奶设备大小的不同,预清洗时间也有不同的变化。

2、碱洗:碱洗要求清洗水温65℃—85℃,对于普通的碱液,进水温度大于71℃,一般要求80℃,出水温度大于49℃,清洗效果最好。具体温度要求可参照对应产品说明,但一般进水温度应略高于产品说明中的温度。碱浓度要求为0.6%—0.8%。碱洗循环时间为7—10分钟,最少完成20个有力浪涌。循环时间太长会导致清洗水温下降,脂肪出现凝结。循环时间太短,会导致系统中的脂肪无法完全被清洗掉。

3、后冲洗:后冲洗的目的是将挤奶设备中残留的碱水排出,后冲洗使用温水或冷水均可。对于“三遍清洗”的流程,冷水即可,对于“五遍清洗”的流程,建议使用温水冲洗,这样能够保证系统中的温度。用水量要求能够冲洗到整个系统为准,冲洗的标准是排出水清为止。

4、酸洗:酸洗要求为温水35℃—43℃或根据厂家建议。酸洗可以将挤奶设备内残留的矿物质溶解,并且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循环时间为3—5分钟。一般要求浓度为0.4%—0.6%,对于水硬度高的奶牛场,可以增加用酸量。

三、小结

目前我国乳品企业对牛奶的卫生指标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对细菌总数指标进行严加管控。挤奶设备的清洗程度直接影响着生鲜乳的质量安全,因此,正确、有效的设备清洗操作是优质奶源的保障。

(本文由黑龙江省奶业协会供稿)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