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11版:疫病防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奶牛寻医

奶牛焦虫病的治疗

奶牛焦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的寄生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虫体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潜伏期为8—15天,有时更长些。奶牛首先表现为体温升至40℃—41.5℃,呈稽留热,可持续一周或更长。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停止。贫血明显,可有75%红细胞被破坏,通常有血红蛋白尿出现。在病初,红细胞染虫率一般为10%—15%,轻微病例则只有2%—3%,有的很难找到。急性病例可在4—8天内,不加治疗时,死亡率可达50%—90%。凡有从外地引进牛的牛场均应密切关注此病,一旦出现体温升高并能在血片中查出虫体即按此病治疗。

对此病已有特效治疗药如贝尼尔、拜尔205、黄色素等,只要及时、正确应用,均可取得满意效果。(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如何防治犊牛脐带炎

断脐方法:犊牛出生后,断脐操作者剪断胎盘端脐带后,应从脐带胎盘端将脐带里面的血液向犊牛腹部端撸挤,直至腹腔,以便增加犊牛的体内血液,之后在距离脐带腹部端5厘米处用消毒丝线牢固扎紧,并在距结扎丝线的下方2—3厘米处,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用5%的兽用碘酊认真消毒。在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三天后可见脐带逐渐干缩,七天左右可自然脱落,最长不过十天。

预防方法:首先要做好母牛舍的环境卫生,母牛产犊进入产房前用2%的火碱对产房进行全面消毒,隔天后再用碘伏对围栏、产床消毒。犊牛出生后断脐前后时期应保持环境卫生,断脐操作者应在实施断脐前进行手臂及所用器械消毒。脐带断面要用5%碘酊认真、严格消毒,必要时用5%碘酊液将断面浸泡30秒。

治疗方法:对断脐后的犊牛应每天检查一次,及早发现断脐后脐带是否异常并及时治疗。病初可用0.25%普鲁卡因溶液10—20毫升稀释160万的青霉素一支,在脐孔周围进行封闭治疗,每天两次,连用2—3天。如因炎症引发全身症状,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腹泻等,应进行临床对症治疗,可注射抑菌消炎药物,如头孢类、林可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等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若体温升高可肌肉注射安痛定或安乃近。(吴迪)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