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3版:周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PCR法》团体标准顺利通过审定

□本报记者 封斌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和中优乳奶业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PCR法》团体标准顺利通过审定。

近年来,除牛奶外,水牛奶、牦牛奶、山羊奶、绵羊奶、马奶、驴奶、骆驼奶等特色奶因具有营养全面易吸收、低致敏性、功能因子多样等特点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受产出量、稀有度以及营养价值不同的影响,不同奶制品差价显著,衍生出市场中以低价奶掺伪特色奶的问题频发。奶源掺假问题不仅对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且对牛奶过敏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鉴别奶制品真伪,对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保障特色奶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问题,奶业创新团队开展了奶真实性鉴定技术研究,建立了多重real-time PCR方法,研制了《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PCR法》团体标准,解决了传统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检测目标单一等问题,实现了“奶牛、水牛、牦牛、山羊、绵羊、马、驴和骆驼”8种奶源成分的高通量快速鉴别,检出限低至0.01%—0.5%。本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为奶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