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百灵·美文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忙 年

●李元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进入腊月,土默川一带的庄户人就为过大年忙碌开了。忙什么呢?忙这些事——

蒸糕。糕是庄户人家年下必备的食品。过完腊月二十三小年,家家户户就准备着手蒸年糕了。蒸斗二八升黄米的年糕,得花一整天的工夫。年糕蒸好了,炸一半油糕,留一半素糕。素糕切成片儿,连同炸了的油糕搁凉房里冻起来。吃的时候取回来,或用蒸笼蒸,或用锅煮,再烩一锅酸菜,那滋味太美了!

摊滑儿。滑儿是玉米面掺杂少量的小米面和麦子面,发酵后拌些糖精,再用火铛子摊制的一种食品,折叠起来呈半圆形。摊制五六十斤面的滑儿,辅助其它食品,够一家人吃两三个月了。摊滑儿是费手脚、费工夫的营生,至少得三个人来制作:一个烧火,一个往火铛子里舀面糊,另一个剥滑儿。摊好了的滑儿同样放在凉房的大瓮里冻起来,吃时撬起来,解冻后可随时入口。因放了糖精,便有了甜酸甜酸的味道。

磨豆腐。磨豆腐是从小年后开始的。生产小队的队部安装一盘磨,做豆腐的人家多,得排队。轮到了,便带几升豆黄,去四五个人做豆腐。俩人负责推磨,一人负责烧火、打杂,另一个负责锅里的活儿。豆腐成型之前,可喝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一锅豆腐做好后能划成16块儿,用水桶挑回家放在缸里,供整个腊月和整个正月吃。

打扫家。过年打扫家要比平时打扫家隆重一些。将铺盖、炕席等所有能倒腾的东西都倒腾到院子里,从屋顶到房梁、墙面、旮旮旯旯统统清扫一遍,再粉刷墙壁。男人们刷完了墙,女人们开始糊窗户,白麻纸、大小窗花、彩色纸都派上用场。从一大早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钟,这家才能打扫完。再把新买来的年画贴到还有些发湿的墙上。第二天,太阳升起照进来,窗明了,几净了,墙白了,焕然一新了,让人心旷神怡。

写对子。过大年了,在院子里贴上好些花花绿绿的对子,能给年增添几分喜气和吉祥。俺们家的以及左邻右舍的对子都是由俺爹来写。俺爹读过几年私塾,练就了一手好字,是纯粹的楷书体。

剃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到了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忙里偷闲也得理个发。爹有剃头的手艺,来找爹剃头的本家和左邻右舍们就多。爹花上半天工夫,给爷爷叔叔们剃完头后,爹的头再由七叔来剃。俺一向“护头”,剃一次头哭一回。爹说俺:“这娃子,连剃头都哭,将来还能有出息?”

上坟。上坟是对故去的先人们的一种孝道。阴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都上坟。到了年三十下午,还得上一回。年三十这回上坟有两层意思:一是在阴间的先人们也要过年,活着的人们就赶在年前给故去的先人们送一些钱去,好让他们过年不受紧缺;第二,还有“请先人”的意思,就是把先人们请回来一道过个年。家族中的人,从初一到初五都来祭拜先人们,待过了破五再把他们送回去。

垒旺火。旺火,家家户户得垒两个的。两个旺火分别在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晚上接财神的时候点燃。年三十傍晚之前,将旺火垒好了,这一腊月忙年的事也就算忙得差不多了,就该等着守岁、点旺火、煮饺子、接财神喽!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