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百灵·美文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用一道食物安慰味蕾

●赵自力

味蕾是有记忆的。

读师范时,有一年放寒假,为了省钱,我和一个同学决定走回家。老家距离县城60多里路,且多半是山路,但当时年轻气盛,再加上归心似箭,根本没想那么多。结果天黑时还在山里转悠,我们相互打气,硬着头皮继续往回赶。当时又冷又饿,如果不是想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根本就走不下去。路过一个村庄时,我们试着去一农户家烤烤火再走。大叔非常热情,把火烧得旺旺的。大娘还去下了面条,我清楚地记得碗里还有一个荷包蛋。在吃下第一口时,冻僵的味蕾迅速苏醒过来,随即刮起舌尖上的风暴。滴上几滴辣椒油,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被我们风卷残云般吃掉,顺带喝光了面汤。在说声谢谢时,我竟然有些哽咽。我们又上路了,直到半夜才回到家。

那是我吃过最有味道的一碗面,从此,那碗面所有的美好记忆嵌进味蕾的深处。后来,我曾变着花样煮各种各样的面条,却始终找不到当年的味道。妻子曾笑我,说那碗面条就像朱元璋吃过的珍珠翡翠汤一样。不管怎么样,我对那户庄户人家一直心存感激,毕竟在又冷又饿的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慰藉着饥饿的味蕾。

味蕾是需要安慰的,不仅是在饥饿的时候。我工作的城市离家很远,每年回家的次数都不多。母亲知道我喜欢喝茶,春季常常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上山摘野茶。然后一点点攒起来,寄给我喝。野茶里常有兰花的清香,那种味道是别的茶不能比的。想家时,我常常会泡一杯野茶,慢慢品尝着家乡的味道。母亲会做柿饼,到了秋天,就把屋后几棵树的柿子摘下来,压成一个个柿饼寄给我。柿饼只要放在通风处,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老家的柿饼滋润着儿时的味蕾,也一直停留在我记忆深处。切下一小块柿饼,小口小口地嚼着,思乡心切的味蕾就会得到安抚,慢慢舔舐着家的味道。

用一道食物安慰味蕾,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