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翠清 李海珍 通讯员 张海玲)近年来,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答好基层治理卷的有力画笔,着力建强队伍、发展乡村产业、提升治理能力,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立自治典范
点燃群众参与引擎
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大幅提升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确保政务透明化。秉持“党建领航、群众当家”的理念,引导各行政村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等群体作用,将群众关注度高的邻里纠纷、社会治安、公共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大力推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议事活动,拓展群众参与乡村治理路径,开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新局面。以24个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借助村党支部会议,广泛征集民意,协同办理民生事项,为群众创造更多参与自治契机,把“干部埋头干、群众旁边看”变为“干群齐心干、成果大家赞”。
强产业根基
筑牢群众自治基石
乡党委抓方向引领,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和林格尔县“乳、肉”等特色产业,着眼链条、大力招商,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引进正缘牧场和奶山羊项目两个重大项目,加速打造呼和浩特名副其实的“奶罐”“肉库”,激发辖区各村“一村一策”发展集体经济意愿。黑麻洼、柴六营两村通过探索“党支部+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小田并大田”流转土地1.23万亩,与企业建立青储“订单”合作模式,2024年分别为村集体增收36.18万元和42.45万元;兰家房村紧盯玉米种植所用到的约3000吨滴灌带,谋划建成了滴灌带回收再利用厂;近10个村积极盘活沉睡资产,通过出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开荒地、出租闲置资源等方式,不同程度增加村集体经济。
创治理模式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乡党委创新推出“未访(诉)先办”工作模式。联合和林格尔县检察院建立舍必崖乡检察工作室,健全完善乡党委班子成员全面联系网格制度,推动干部每周至少两次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村民炕头”,进入村民微信群,主动发现隐患。统筹社会治理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律顾问等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将纠纷解决在村内、化解在基层,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乡村治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4年,“未访先办”化解纠纷33件,“信访代办”化解案件26件,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