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司机偷偷将车牌号“5”变“0”,难逃法眼!

本报讯(记者 苗欣 通讯员 王永明 刘鹏飞)近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通过“青城智慧交管”系统,成功破获一起利用变号贴伪造机动车号牌案件。从群众举报到精准查缉仅用3天时间,展现了智慧交通管理体系的实战效能,也对企图通过技术手段逃避监管的违法行为敲响警钟。

“李鬼”现形:多条违法记录牵出套牌迷局

2月22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接到蒙AY10XX出租车车主紧急报案,称其车辆在未经过某路口的情况下,离奇产生多条闯红灯违法记录。该支队指挥调度大队立即启动“涉牌违法研判机制”,通过交通大数据平台,对涉案时段、路段的海量视频数据进行智能筛查。经系统自动比对,民警发现违法车辆后牌数字“0”存在边缘模糊、反光异常等问题,结合行车轨迹交叉分析,最终锁定该车真实号牌为蒙AY15XX的同款出租车。

科技缉查:72小时锁定“变形”号牌

办案民警依托“天眼”视频追踪系统,发现该车违法行为常在夜间发生,具有明显规避监管特征。民警通过多维度数据碰撞,2月24日确认该车后车牌其中一个数字“5”被磁性变号贴改为“0”。25日10时,系统实时预警该车出现在东二环火车东站附近,新城区交管大队民警立即对涉案车辆实施精准拦截,民警从车内找到了变号贴。在诸多证据面前,驾驶人杨某当场承认违法事实。

利益驱动:侥幸心理酿成严重违法

据调查,驾驶人杨某为某出租车公司夜班司机。其在网络平台购买了可变数字磁贴后,自2月2日起,每到夜晚便对车牌数字进行篡改。“我就是想趁着夜间监控识别率下降多跑几单,没想到被发现了。”杨某在询问中说。经核查,该车辆实施多次涉牌违法行为,造成原车牌车主被错误记录11条交通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第三项规定,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依法处以5000元罚款、驾驶证记12分,并处15日以内行政拘留。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交警提醒

智慧监管无盲区

“现代交通治理已进入‘算法缉查’时代,任何号牌异常都难逃系统法眼。”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指挥调度大队民警刘鹏飞表示,2024年全市通过大数据破获涉牌案件同比大幅度上升,市民若发现可疑号牌,也可通过“交通违法随手拍”App举报,查证属实最高可获1000元奖励。

此次案件的快速侦破,既彰显了首府公安机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决心,也揭示了交通违法行为在智慧城市管理体系中无处遁形。随着呼和浩特市“青城智慧交管”系统的投入使用,进一步筑牢了交通安全防线,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